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作物学学科是我国创立最早的农业学科之一,源于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农科,已有100多年的农学本科和80年的研究生教育史。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代人砥砺奋进,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实现了从经典作物学向现代作物学的升级和跨越,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培养杰出农业人才、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名称  级  别 批准设立时间
作物学   江苏省“重中之重” 2002年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2007年
 江苏省优势学科 2011年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7年
 作物遗传育种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1989年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 1993年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2002年
 农业信息学  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 2006年
 江苏省优势学科 2011年
生物信息学 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 2006年

 

 

1、 定位与目标

面向世界作物科学前沿,立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水稻、小麦、大豆、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以资源挖掘-分子基础-品种设计-生理生态-智能管理”为主线,开展现代作物科学与生产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不断拓展作物学科内涵,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打造学术竞争力强、国际影响力大的学科团队,建成国际先进的作物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产生重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国家发展需求,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作物学学科。

2、优势和特色

1)学科体系完善,团队发展均衡。

依托“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产类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6个国家级科教平台和2个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在5大作物上围绕5个研究方向(55纵)开展系统科技创新,形成了一个覆盖主要农作物、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平台+团队”的学科创新体系;培育了一批由院士和杰青等领衔的科教创新团队,迄今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农业部科研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5个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有力支撑了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2)学术内涵拓展,交叉特色明显。

本学科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作物学进行了深度交叉融合,布局了智慧农业、作物表型组学、表观遗传学等新的前沿学科生长点,实现了学科方向的拓展。在巩固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作物育种学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生物信息和表观遗传学等新兴领域,创新发展了分子设计育种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在保持传统作物栽培学优势基础上,加强与信息工程等的交叉融合,开辟了信息农学新领域,引领了全国农业信息学学科的发展。“作物学”和“农业信息学”均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首批建立“人工智能”(农业领域)本科新专业。

3)科研创新顶天,三农服务立地。

学科长期致力于作物学前沿基础研究,近4年发表ScienceNature系列文章7篇,影响因子大于9的论文15篇,万建民、盖钧镒、张天真等6人进入世界水稻、大豆和棉花研究发文量前10名,引领了作物学发展前沿。同时,强化作物学基础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上中下游的有机融合,面向农业重大需求,创制新种质并分发给150多个育种单位使用,培育新品种13个,研发新技术10多套,获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